❝ 臺語音韻系列 (05) ❞ #IU05
韻母〔-ip〕、〔-it〕、〔-ik〕、〔-ih〕,對臺語人來說,是十分基本也很自然能區分的四種不同「入聲」。但學習者務必注意,勿四合一。
【潮州話/粵語/客語/韓國話/越南話/臺語,均有入聲,可參考文末 ▌▌▌】
♫ 圖中例句引讀〉 https://youtu.be/1XsJLspnItA
「致風溼,僫作穡,好月色,火咧爍。」
「Tì hong-sip, oh tsoh-sit, hó gue̍h-sik, hué leh sih.」
(患上風溼病,很難做工作,美好的月光,燈閃爍不定。)
◎ 音檔收聽
韻母〔ip〕(吸 khip)﹝ https://goo.gl/RAi3kE ﹞。
韻母〔it〕(乞 khit)﹝ https://goo.gl/RoIRNd ﹞。
韻母〔ik〕(克 khik)﹝ https://goo.gl/G90Tpo ﹞。
韻母〔ih〕(缺 khih)﹝ https://goo.gl/KHWZRg ﹞。
►練習1. 筆(pit) ≠ 逼(pik) ≠ 鱉(pih)。
►練習2. 中立(li̍p) ≠ 中壢(li̍k)。
►練習3. 出入(ji̍p/gi̍p/li̍p) ≠ 出日(ji̍t/gi̍t/li̍t)【出太陽】。
►練習4. 補習(si̍p)、老實(si̍t)、煮熟(si̍k)。
►練習5. 收集(tsi̍p)、三份一(tsi̍t)【三分之一】、戶籍(tsi̍k)。
►練習6. 李俊俋(ip)、搶第一(it)、著四億(ik)【中了四億】。
※ TL (臺羅)|IPA (國際音標) 對照
〔ip〕雙唇塞音韻尾 → /ip̚/
〔it〕舌尖塞音韻尾 → /it̚/
〔ik〕舌後(舌根)塞音韻尾 → /iə̯k̚/ *[臺語普通腔]
〔ih〕喉塞音韻尾 → /iʔ/
▌▌▌〔及〕格:潮州話〔ki̍p〕粵語〔kap⁶〕客語〔khip(kib)〕韓國話〔급(kŭp)〕越南話〔cập〕臺語〔ki̍p〕。
▌▌▌〔筆〕心:潮州話〔pik〕粵語〔pat¹〕客語〔pit(bid)〕韓國話〔필(pil)〕越南話〔bút〕臺語〔pit〕。
▌▌▌〔色〕彩:潮州話〔sek〕粵語〔sik¹〕客語〔set(sed)〕韓國話〔색(saek)〕越南話〔sắc〕臺語〔sik〕。